此文起于知乎提问“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个人回答的部分可以在这里看到。
你害怕孤独
从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恰好这也是最近朋友都在问我的问题:『为什么玩微博的人越来越少,而玩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
今儿一向好脾气的晓迪也跟我诉苦『我越来越受不了人人了,充斥着各种吐槽、优越、利益以及无聊的广告;微博上也乱七八糟,各种运营和广告。去哪儿混好?有没有高雅、平和、有营养的平台?』
而退回到两个月之前,我做产品规划在设计一个分享页面的时候,执意要把微信朋友圈的位置放到更便于触碰的位置,而把新浪微博放到第二位。
回到知乎这个问题,我看到下面好多人的回答,从微信和微博的不同形态等等谈来谈去如何如何看似很高端的样子,甚至一个极端不靠谱的答案竟然被推到第一,真是应了我知乎签名『好答案都被折叠了』。
而我的答案只有三个字:『存在感』。
社交网络让你更孤独
新浪微博大牛号很多,单向Follow制度发展起来你会发现其实跟每天订特定的几样报纸没什么区别,依然是人家发信息你收信息。有人说微博可以自己发东西啊——同学,敢问一句你的微博又有几个人Follow呢?万千屌丝面对自己好不容易破费一次发一张到StarBucks喝杯咖啡的装逼照但却发现压根没人注意也没人关心的境地,心里难道没有一百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求『存在』、求『被发现』,才是人类社交的第一要素。
所谓『交』,是交流、交往,双向的,而新浪微博的形态完全就是焦点+Follower,而又Fool又Lower的Follower们如何经得住『自己毫无存在感』的伤痛啊。
所以腾讯微博早期的Slogan叫做『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
什么叫存在感,这就叫存在感。
但如你所见,微博本身单向Follow的特性就决定了它必定会成为一款新媒体而非真正的SNS工具。所以,腾讯微博再努力,也无法避开『媒体』这个根本属性。
腾讯微博没做成的这句话,微信做成了。
更准确一点儿说,因为Path,所以朋友圈。
所以以博客、微博、轻博客等单向Follow制为关系链型的产品们越来越像是一个媒体;而人人、朋友圈等以双向交往制为关系链型的产品们才有那么多无聊的人每天无聊地发那么多无聊的信息。其实他们展示的信息再多,想跟你表达的心底的欲望只有一个『求求你,看到我吧。』
哪儿有那么多存在感?
我知道你生活压力很大。
我知道你没车没房没女人没事业。
我知道你每天或许被嘲或许自嘲『屌丝』,心底却总有那么强盛的不服气,想要让世人知道,你的存在有价值,你对他们有意义。
可是,你活着,就是存在,又何必去刻意寻找那么多存在感?
出租车司机天天盘点政治军事,你何时见过他们改行当政客?
大学生天天抱怨教育、体制、工作,你何时见过他们身体力行奋勇改革?
有人说『那些都太远了,做不到啊』
那让你好好学习呢?
又有人说『我不喜欢这课程啊』
那你为何不去跟随自己的兴趣做一些事情呢?
又有人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啊』
是,你什么都不会,当然就什么都不能做。
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别人是无法打倒他的。
所以你就只能像阿Q,躺在地上还大声嚷嚷『你们这些孙子,我就是懒得站起来,不然你们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屌丝之勇,止步于言,未见于行。
权当都不存在好了
放弃你所恋恋不舍的社交网络吧。
你已经很久都没有注意过,窗外的枝叶是如何绿了又青。
你好像也没注意到,在饭桌前,爸妈有多期盼你能放下手头的手机,跟他们好好聊一聊。
『存在』的意义在于你看到自己和这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活着,而不在于你日复一日地发那些如此相似而又毫无生命的照片。